每年二月的第三個週六是 世界穿山甲日(World Pangolin Day),今年則是2月15日。穿山甲在生物學分類上屬鱗甲目下唯一的一科——穿山甲科,也是唯一身上長有板狀鱗片的哺乳動物,由此可知穿山甲是多麼特別的存在。目前世界上僅有8種穿山甲,分佈在亞洲和非洲的熱帶及亞熱帶,也包括台灣穿山甲、是中華穿山甲的台灣特有亞種。也許是物以稀為貴的資源詛咒,穿山甲是全球走私量最多的哺乳動物, 根據2019年的資料顯示,此前10年間穿山甲的非法交易量超過100萬頭。在過去的亞洲,穿山甲的鱗片、爪和肉被當作中藥材料,外皮更是非常受歡迎的皮革原料,導致大量濫捕濫殺無法斷絕。 台灣在半世紀以前,曾經每年出口6萬張穿山甲皮,台灣穿山甲幾近滅絕殆盡。有幸世界的生態保育觀念抬頭之後,台灣也經過這數十年的努力,如今台灣穿山甲復育有成,野生族群密度甚至可能是全世界最高了。近年來台灣穿山甲雖較少遭違法獵補,但因棲地與人類活動高度重疊,因此路殺、誤陷補獸夾、遭野狗攻擊……等新聞依然是層出不窮,我們需要規劃更多能徹底避免人類活動危害自然棲地的國家公園,才能真正保育穿山甲、黑熊、石虎等珍貴的台灣特有物種。
哪天說不定會出現在你家廚房的台灣穿山甲
祝 台灣生態保育欣榮,石虎跟黑熊也會出現你家廚房(誤)
看守台灣協會 敬上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