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朋友,收信平安:
延續上週的話題,如果有適當設施處理廚餘,將廚餘作為生質能發電的原料,具體流程將是如何?廚餘有可能從各縣市不要的廢物,變成各縣市搶著要的資源嗎?
我們研究了台中外埔生質能廠的經驗,該生質能廠技術源自奧地利,流程如下圖。首先,廚餘須先破碎後製漿,也就是破碎並加水稀釋,讓其固形物含量從入料的15-20%降到10-12%,同時在此階段排出無法有效厭氧醱酵的雜質。
廚餘漿液在流經緩衝槽後,接著流入酸化槽進行水解酸化;然後在尚未完成水解酸化反應時就離開酸化槽進入消化槽,繼續進行水解酸化與甲烷化;之所以會有多槽設計,是為了便於醱酵條件的控制。
廚餘漿液停留在酸化槽、消化槽、後消化槽的時間約25-30天,然後固液分離成沼渣與沼液;沼渣可當肥料,沼液則部份返送做為廚餘破碎製漿的用水來源,其餘則可當液肥澆灌農田。
但是經詢問外埔廠實際操作情形並經過換算,才知原來每100噸的廚餘進去,會排出15-18噸的雜質,6-8噸的沼渣,63-66噸的沼液。其中這15-18噸的雜質,排出後是台中市府必須負責運回處理的,而非外埔生質能廠操作業者的責任。這些雜質越多,無謂消耗的成本就越高。那到底這些雜質含有什麼東西?經詢問得知除了少量被民眾誤丟的塑膠袋、金屬之外,主要是一些無法有效進行厭氧醱酵、但可拿去堆肥的生物質。
原來可有效產生沼氣的廚餘,主要是人或動物可以消化或吞食的成份,比如單糖或多糖類、蛋白質、脂肪、纖維素及半纖維素,但如果是粗韌的、吞都吞不下去的植物部位,其木質化程度較高,且纖維長,如甘蔗渣、竹筍殼,這種東西破碎製漿後,纖維會互相交纏在一起,而無法通過濾網,會隨著其他無機成份(骨頭、蛋殼等)一起被當作雜質排出。
要降低雜質比例,必須源頭就做好分類,而且與其把廚餘分生熟,倒不如分粗嫩,粗硬生物質拿去堆肥,軟嫩生物質則可送去廚餘生質能廠或者養豬、餵食黑水虻或蚯蚓。
如果您對本期介紹廚餘生質能技術有興趣,請參見電子報全文,閱讀更詳細的分析說明。
敬祝
平安愉快
看守台灣協會 敬上 |